前几天约了个8年没见面的当年一起搞互联网老哥,也是校友,世界观都有点被刷新了。
咱就叫他老K。这人没啥背景,也不是什么大佬,没团队,就一普通人,一个老婆,一个女儿,一台电脑,就这么简单。
就是这么个家伙,靠着一堆你可能扫一眼都嫌土的“小破网站”,四年多,没声没响的,兜里就多了230个W。
我听完,手里的杯子差点没拿稳。
我这人吧,藏不住事儿,就特直接地问他:“哥们儿,有啥骚操作不?给透个底呗?”
结果老K就那么看着我,没笑,特平静地回了一句:
“兄弟,别想多了。我要真有秘-籍,早就全家躺平去环游世界去了……”
他这话一出口,我当时就……沉默了。
他说得特别实在,那230万里,真没一分钱是“躺着”来的。他说他也跟咱们一样,接过外包,倒腾过小电商,啥都试过,但都没他搞那堆网站来钱。可偏偏,就是这个最来钱的活儿,把他折腾得死去活来的。
聊到这儿,我心里那点小火苗又燃起来了,觉得这事儿有门儿!赶紧就顺着话茬问:“那现在这行还好做吗?咱这种屌丝进入还有机会不?”
然后,一盆冷水就给我浇下来了。
老K当时就长长地叹了口气,把手里的杯子放下,看着我说:“这么跟你讲吧,如果我今天才从零开始,用我以前那套打法,我估计……连水花都见不着就沉了。”
是的,你没听错,他说,游戏规则,全变了。
他跟我诉苦,就在今年,他自己手里好几个本来稳定下金蛋的网站,被谷歌算法那只看不见的手,一巴掌一巴掌地扇,扇得他现在都找不着北。
“有的网站,流量直接给你砍一半,说没就没,一点道理不讲。还有的更邪门,”他比划着,“啥也没干,流量就跟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似的,持续往下掉,我天天跟救火队员似的,到处找问题,到现在都没摸清病根在哪。”
“以前那种靠堆文章、耍点小聪明的SEO玩法,现在基本等于自杀。”他苦笑着说。
他说现在这个“地狱模式”,最要命的就是AI那玩意儿。
“你想想,以前吧,人家想看个东西,好歹得点进你的网站。现在呢?人家在搜索结果页,AI直接把答案喂到嘴边了,你网站做得再好,人家连门都不进!”
你听听,这叫什么事儿?等于说,你辛辛苦苦种了片果园,人家直接在果园门口摆个摊,免费送合成果汁,谁还进你园子啊?
“所以啊,”老K接着说,“那些纯粹搬运信息、没啥自己东西的网站,现在就是第一批被淘汰的。AI抢的就是他们的活儿。”
“还有,以前你还能拿点乱七八糟的伪原创、洗稿的东西去糊弄事儿,混点流量。现在?门儿都没有!算法那玩意儿越来越精,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不是在制造网络垃圾,逮到就给你关小黑屋,再也别想出来了。”
他呷了口茶,继续说:“以前那套靠钻空子、投机取巧的玩法,路已经彻底堵死了。说白了,以前是‘草莽时代’,谁胆子大、手脚快,谁就能抢块地盘。现在是‘正规军’的玩法了,你不仅得有本事,还得有脑子,有自己真正拿得出手的东西。”
我承认,我当时特别俗,就想从他嘴里套点能直接抄的作业,于是特不死心地问了一句:“老K,那你搞了这么多,到底哪个方向最赚钱?给兄弟指条明路呗?”
结果他笑了,有点无奈的那种,然后给我看了一个让我更震惊的东西。
他说,他搞过的项目,十个里有九个是死的。
90%!
他这话一出口,我真的……有点没反应过来。
在他所有启动过的网站里,绝大部分,要么是交了笔昂贵的“学费”后关门大吉,要么就是一开始方向就错了,要么就是自己执行力不行,活活把一个好项目给拖死了。
“所以,千万别把我的收入当成这行的常态。”他特严肃地跟我说,“我只是那个在赌场里运气好,没输光的赌徒。我背后,堆着的都是我自己的‘炮灰’。”
他跟我举了个例子,说他曾经花了大半年,做了个自认为很牛的程序化网站,结果上线后流量惨不忍睹,最后只能关了。那段时间的投入,时间、精力,全白瞎。
“但每一次失败,”他话锋一转,眼睛里突然有了光,“都是一次‘付费学习’。那个失败的项目,它赔的钱,等于让我把某个算法的脾气给摸透了。这个认知,比我赚几千美金都重要。我后来能做起来的新站,很多思路都是从那些失败的‘废墟’里刨出来的。”
我靠,听到这儿,这才是真正玩儿家心态啊!不把失败当损失,而是当成未来成功的“成本”和“学费”。
他为了腾出时间搞这些不知道能不能成的“小树苗”,推掉了很多能马上挣到钱的私活。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家庭和账单,一边是虚无缥缈的个人项目,没老板发工资,没同事打气,全靠自己一个人在黑咕隆咚的屋子里摸索。那种精神压力,他说,真能把人逼疯。
所以他反复跟我强调一句话,他说:“这个世界上,根本没有什么‘被动收入’。你看到的每一分‘被动’的钱,都是用另一端‘主动’的、甚至堪称‘炼狱’般的苦熬换来的。”
“他们不是没能力,”老K说,“他们只是,没熬过天亮前的那段黑。大部分人,都死在了离山顶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。”
跟老K聊完,我回去的路上,一整天脑子里都嗡嗡的。
他的故事,就是把这个看似光鲜的“互联网搞钱”游戏,扒光了所有华丽的外衣,露出了它最真实、甚至有点残酷的内核:这地方,是属于“能熬”的人的,是一场跟自己死磕的马拉松。
我琢磨了半天,这事儿到最后,可能就那么几回事儿。
第一,你得找准一个你能往死里磕的“小切口”,别贪大求全。
然后呢,你还得准备好一张能让你熬过“冬天”的“饭票”,不管你是上班还是接私活,总之你得能活下去。
最关键的,是心态。你得把每一次“搞砸了”,都当成是你交的最贵的“学费”,然后爬起来,玩儿命地去“学习”。
风停了,猪都会摔死。但那些在地下把根扎得够深的树,只会长得更高。
那么,轮到你了。
你,是想当那头风口上的猪,还是想做那棵……打死都扎在地里的树?